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富裕,由生命健康发起的需求日益上升;加之老龄化的进程加速,中国市场对医疗资源,尤其是医院的需求远超现有的供应能力,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医药医疗行业的重要支撑子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行业人才需求热度持续上升,其中尤以研发人才最为稀缺。来看看下面的详细内容。
政府铺路支持
行业高歌前进
2015年,中国政府着力推进新一轮的医疗改革,同时,互联网+时代则推动着医疗器械市场“高科技化”,包括数字技术,远程解决方案,大数据分析等各种新技术新概念带来更多的创新业务模式。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 有大量内容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新华医疗董事长赵毅新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2015年,行业持续向好,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幅在14%左右。”
然而,我们也看到医药及医疗器械市场也同样面临着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市场冲击。外资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通常持有领先的产品和理念,但产品研发基于欧美市场环境,在中国市场上需要进行本地化才能使用;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受限于整体的工业化水平,除了数家领头羊之外,大部分企业还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实力,以期达到可与外资企业竞争的水平。所以无论企业性质如何,研发都是核心竞争力。由此,研发人才策略将是医疗器械企业在新时期赢得竞争的关键策略。 如何进行差异化且有效的研发人才管理,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层级有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人才薪酬战略,从而在激烈市场变革中使得人才战略与业务战略相契合,在竞争中获胜,成为各企业共同的重点。美世中国于2015年首创《中国医疗器械研发岗位报告》,取得了医疗器械研发人才市场的最新趋势。
医疗器械行业核心研发人员缺口大、稀缺加剧
研发人才分类
总结市场反馈,现将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研发人员分为以下主要的两类:
1
基础型开发人员
主要从事疾病研究,即研发端的第一步,此类人才要求对尖端的学术理论知识有一定基础,在国内鲜有,现阶段企业寻求此类人才多通过海外人才招聘,或是采取企业自行培养。随着对基础研发的逐渐重视与发展,基础型人才的缺口正逐渐扩大。
2
应用型研发人才
不同于基础性研发人员的独专型,应用型开发人员不仅需要大量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预估医疗器械产品成效的市场敏感度,洞察市场发展方向,有效地将基础型研究转向可应用型。
人才库短缺
2015年之前,在中国市场,外资医疗器械企业的业务重心更多在销售端,所谓研发主要做一些尺寸/颜色/材质调整等边缘研发,很少将其核心技术引入中国。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单一销售增长方式对于占领更大份额的中国市场难度很大,逐渐开始加强本土研发团队,针对中国市场研发新产品。但是人才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研发重要性的同时,他们也发现由于之前业务策略的偏向性,中国医疗器械研发人才缺乏良好的土壤,真正的“人才”总量相当稀少。 在《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研发岗位报告》中,16家真正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中核心研发人员总量只有不到600人,每家公司平均不到38人,同比于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相似企业动辄数千人的研发中心来讲,人才库可谓“迷你”。
目前,尖端的研发人才多在国外,近年来通过派遣顶尖专家到中国培养本土人才团队是外资企业HR的常用有效策略,但是,合格的研发人才需要在对理论知识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将对市场的敏感度转换至对产品的敏感度。优秀的研发类人才需要能够预估产品的市场收益,并配合前端产品经理一起对整个流程进行综合把控。这样的人才至少需要5年的发展路程。 由此可以预测到,未来3-5年内,市场的人才库增长相对缓慢,而需要则急速上升,无论人才招聘还是保留,都充满了挑战。
HR解决方案
医疗器械行业内人才短缺,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没有人才资源。一般企业寻找人才时,岗位职责的相关性是非常重要的标准,而研发人员还有另外一个标准–专业相关性,比如软件开发岗位重要的招聘要求可能要求掌握特定的开发工具—JAVA或C++,这就是典型的专业性方面的要求,至于候选人在哪个行业工作,是加分的参考标准,而不是淘汰的标准,因为行业间的差异,对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来说,只意味着不同的开发需求。一般医药器械的软件研发人员通常要求就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一般通晓的医药知识。仅一般常识的角度来看,我们能轻易地发现软件相关专业工具的掌握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经验累积,通常需要经验者指导;而医药行业经验的获取渠道则更为广博,可以通过在职训练和自学达到一般通晓的程度。那么综合而言,软件工程师大量存在于高科技和互联网行业,虽然行业相关性较低,但专业相似性几乎达到100%,最重要是人才数量基数大大增加,总能找到有“悟性”的人才。跨界引才将大大帮助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缓解研发人才库的问题。
数据来源:《美世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研发岗位报告》、《美世2015年中国高科技研发岗位报告》
在员工保留方面,研发人员更注重自身能力的发展阶梯,研发组织本身是否设有认可员工能力发展的职业通道,对于员工保留至关重要。按照美世的方法论,从市场实践来看,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员工的能力发展通道可以达到管理岗位的高级经理层级,而传统高科技行业研发部门中,则可以达到更高的总监层级,以医疗器械行业研发中心的个人能力发展通道还有进一步的规划空间,才能更好的保留人才。在报告中,关于员工价值认可项目有效性的回答中,前三名都是和能力相关的。
从薪酬方面来说,人才的跨界竞争意味着不仅要比对业内的竞争对手,还有考虑另外一个人才库的付薪水平,从报告结果来看,医疗器械行业研发部门中的项目管理和质量体系岗位付薪都须高于传统高科技行业,在最核心的研发岗位中,高级管理岗位人才更为稀缺,付薪趋势在此级别上有重大的提升。从职业发展的有效性问题的回复中,领导力发展高居第一,也从侧面佐证了管理人才的稀缺。
本土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开拓市场新格局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15年1至11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总额为345.89亿美元,同比增长7.73%。其中医械出口额为190.77亿美元,同比增长5.84%,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43%。可以看出,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正逐渐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产品进一步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过去,对易造好销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仿制更受本土企业欢迎,外企在中国市场呈现产品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国家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中国医疗器械本土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热潮。中国本土在研发投资方面的灵活性和力度方面反而具备不小的优势,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格局上已开始呈现研发型人才本土化趋势。在外资医疗器械企业着力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直接采购人才的举措已经不是凤毛麟角,更大手笔的直接在海外收购研发项目或机构的商业计划已经摆上中国企业总经理的案头。在不久的将来,人才竞争将不仅仅发生在外企与外企之间,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将很快加入人才竞争的行列。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把握人才是企业立足发展之根本。如何更好地吸引和保留本土研发人才和吸引海外优秀研发人才不仅仅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将是业务经理案头最急需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