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33-8128-6399
热门话题: 暂无
您现在的位置是:医疗器械律师网>行业资讯>  正文

深度解析带量采购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19-01-28

9月11日上午,国家医保局主导的试点联合采购在上海召开座谈会。会上介绍了联合采购要求及细则,并公布了第一批带量采购目录,共33个品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大连、广州、深圳、厦门、成都、西安11个城市将成为此次的采购地区。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含视同)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入手,国家组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根据方案,将拿出试点城市60~70%的市场份额给中标企业,剩余用量的30~40%,各医疗机构仍可采购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其他中标、挂网品种。也就是说,其他企业只能分享剩余30~40%的份额。

最近一周,对于医药生物行业来说无疑是挨了一记小铡刀,全板块无差别的遭到市场抛售。杀跌主要原因是带量采购政策下,潜在的降价预期催化。这不仅引发了许多机构持有者对行业的担心,甚至还令大家对未来一些原研药厂的竞争格局也产生了质疑。

参考招商与西南医药近期电话会议内容,整理如下:

一、带量采购政策的基本面情况介绍

1. 到底何为带量采购?

以往药品招标,只针对价格,而没有数量,中标企业还需要进医院做工作来促进药品使用;而带量采购则是在招标同时就承诺药品销量,保证在多少个月之内要用完。

参考上海今年6月公布的第三次带量采购,一共采购了20个品种,拿出上海市50%的市场份额给中标企业,未中标带量采购的企业只能分享剩余50%的市场份额。当下,国家推动的11城市带量采购,也是拿出60~70%的市场份额给中标企业,其他企业只能分享剩余的30~40%份额。

2. 为何国家要坚决大力推广?

首先,过去药品招标部门隶属于各省卫生厅,对医院没有控制力。今年医保局正式挂牌后,药品招标改为由医保部门接管。其次,低价中标体系下,药招部门最担心的是出现质量问题。上海三批带量采购执行“批批检”,即中标药品每批都要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药物一致性评价,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药品质量要求,即国家要求仿制药品要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具体来讲,要求杂质谱一致、稳定性一致、体内外溶出规律一致。今年一致性评价药品陆续公布,药招部门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品种更放心。整体而言,此政策对药物降价和质量监督都将起到正面影响,对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好事。

3. 本次11个城市实行带量采购造成的行业影响有多大?

本次带量采购的药品,主要是30多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都是非常成熟的常用药。中标企业获得该品种在11个城市60~70%的市场份额。

下图为这些城市人口及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占全国比例情况:

这11个重点城市的药品市场大概占全国药品市场20%~30%,意味着中标企业将直接获得全国12%~21%的市场份额。以前有些企业或许因为价格低而放弃上海市场,但这次11个城市的市场绝对不可能放弃。预计9月发布公告,10月可以公布带量采购结果,给3个月的质检时间,19年1月开始正式执行。

4. 如何招标?

招标办对每种药品承诺一个采购量(8~15个月消化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才能参与竞标。如果只有一家或两家生产企业,则进行议价;有三家及以上生产企业,则进行拍卖,最低价者中标。一旦中标,医保基金预付采购金额的50%,等于中标企业是提前拿到部分货款。

二、近期各类医药专家会议信息汇总

1.“量”如何确定

专家:由医院自行上报,也可以通过整理过去的医保报销口径数据,但也会给医院确认的机会。如果报上来的量太少了,比如8~10个月就消耗完毕,那么就可以开展下一次的带量采购,也就是说,带量采购并不是每年一次,而是用完就进行下一次;如果15个月用不完,说明医院用药方面存在问题。

2. 到底如何确保企业中标后市场份额能达到60-70%

专家:以上海第三次带量采购为例,上海拿出50%份额给中标企业,在医院的医保系统里就已经设置好,必须先开出一盒中标药。同理,估计在11城市带量采购中,医院必须先开出两盒中标药品,才能开出一盒非中标药品。所以带量采购大家都会积极参与竞标,因为不中标,你企业连卖都没法卖。将来会慢慢杜绝一些比如学术营销或灰色产业链生存空间。

专家:另外,上海带量采购选择的品种,基本都是非常成熟的产品,从历史来看,总用量每年不会有太大起伏。因此,一旦出现用量较大起伏,一定是医生的问题。招标办通过医保系统监控医院和医生的处方行为。如医生开药量小幅下降,是正常行为;但如果发生明显下降,比如,医生去年处方某药品1万盒,今年只处方了100盒,那招标办会约谈医院和医生,严重者可停止医保权限。综上所述,相信未来,一定会慢慢杜绝一些比如学术营销或灰色产业链生存空间。

三、带量采购对重点公司短期影响

整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去定义:只有1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2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3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1. 只有1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利好)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都是受益,因为外企不会降价,国企中标后普遍10%左右降价但轻易就能获得60-70%市场,而外企去吃剩余的30-40%市场。另外,企业还节约了进医院的销售费用,相关独立中标企业净利润会大幅度提高。

每年销售额前列的重磅品种例如:氯吡格雷(信立泰)、氯沙坦(华海药业)、缬沙坦(华海药业)、左乙拉西坦(京新药业)、注射用阿奇霉素(普利制药)等。

上图里的红色方框品种右美托咪定,也是恩华今年增速比较好的品类,所以当这个消息出来后,即便实际影响并没有这么大,也导致了恩华药业出现两个跌停。

2. 有2家国内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

情况1:如果2家企业,一家是光脚者,一家是穿鞋者,则明显利好光脚者,明显利空穿鞋者。

“穿鞋者”代表原先有市场份额的国企,有销售团队,按前面分析,由于还有销售团队要养,它能够承受20~30%的降幅,一旦降幅超过30%后,就会明显利空企业净利润。

“光脚者”代表市场份额本就非常低的新进入者,一般是靠招商代理来销售,它的药品出厂价可能只有终端价的30~40%,因为许多成本给了代理销售。因此,只要降价幅度低于60~70%,反而相对出厂价是上涨的,完全可以接受。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光脚者”中标,市场普遍估计降价幅度在30~40%。虽然看上去降价幅度大,但实际上,由于不需要通过代理商销售,光脚者的出厂价实际可能会大幅提升。代表的重磅品种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下图可见,正大天晴(港股中国生物制药)明显利空,他们家本来就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属于典型的穿鞋者,他不单要承受自家养的庞大的销售队伍,还要承受本来市场占比高的品种降价,而光脚者等于还有机会吃掉他们家一部分份额。

情况2:如果2家企业都是光脚者,那么大家都占不到便宜。

两家比拼谁的价格更低去中标,价格降幅就会比较狠,丢标的企业也几乎抢不到剩余的市场份额,因为那都要被外资吃掉。

3. 有3家国内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

这种情况,一定都是低价竞标,中标对业绩贡献有限,因为普遍降幅将在70%左右。

四、与带量采购关联不大的品种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将来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和企业不断增加,大多数企业都将要面临上文谈到的三种竞争格局,许许多多小的仿制药企业最后极大概率会被慢慢淘汰。整个药企行业短期利空是肯定的,即使算细账扣小账估计也难以说服被惊吓到的机构资金,对于一些比较直接性利空的公司,由于比较敏感,不再一一指出。

目前来看,肯定独立于带量采购以外的品种,如下所示:

1. 生物制药:此品类没有仿制药,也不可能做一致性评价,比如生长激素和疫苗。所以生物制药是没办法进入带量采购的。代表公司:智飞生物、长春高新,等等。

2. 化学注射剂:此品种已经做过供给侧改革,5年内都很可能只有1-2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所以上面所说的竞争格局在这个子行业里不会发生,相关企业还能享受比较长时间的红利。代表公司:科伦药业。

3. 医疗服务:不再赘述。


相关文章:

医疗器械专利权权属纠纷一案
医疗器械公司单位行贿罪案例
医疗器械法律常识汇总,律师教你秒懂医疗器械!
某医疗器械公司与某市卫生局不履行医疗器械招投标责任案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2016年正式施行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